網頁設計「中國網」的中文域名反搶注大戰 |
發佈者:作者:Web Design香港網頁設計大皇 - Web Design
|
|
網站設計
“中國網”(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的下屬網站)域名的搶注大戰硝煙四起,愈演愈烈。與此同時,一場反搶注的爭奪戰也隨即拉開了帷幕。憑藉著先用權、優先權、知名權等理由,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掀起了一場反域名註冊之戰。 “中國網”(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的下屬網站)域名的搶注大戰硝煙四起,愈演愈烈。與此同時,一場反搶注的爭奪戰也隨即拉開了帷幕。憑藉著先用權、優先權、知名權等理由,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掀起了一場反域名註冊之戰。 事件回放: 中文域名被他人搶注 說起這起域名搶注案,事情還得追溯到兩年前。2005年11月11日,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文域名“中國網”以不同形式被上海市民池方瀅以“中國網.cn、中國網(後兩字繁體).cn、中國網(後兩字繁體).中國、中國網.中國”四種中文域名進行了註冊。 而正是池方瀅對“中國網”域名的搶注,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開始了兩年的維權之路。目前,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域名解決中心(以下簡稱“域名中心”)根據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提供的(以下簡稱“互聯中心”)相關材料,證明了中國網的知名度。 據瞭解,互聯中心提供的材料包括:中國網的光盤、中國網的宣傳畫冊、中國網參與全國“兩會”、青藏鐵路等重大新聞報道的相關圖,等等。此外,中國外文局網絡信息中心籌備處還為互聯中心提供了“中國網”前身的證明、單位備案表、新聞業務申請表、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有關投訴人中國網的新聞報道等相關證明,等等。 案情進展: 域名搶注被提起訴訟 2007年4月20日,互聯中心根據域名註冊商Whois數據庫記錄,依據中心(CNNIC)2006年3月17實施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程序規則》對池方瀅以域名惡意搶注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域名解決中心提起訴訟,並要求給與註銷。 互聯中心代理律師鄧亮說,池方瀅僅是個人用戶,從業務上與中國網域名沒有任何聯繫,也沒受任何國家機關委託履行對外宣傳中國的職能。域名註冊要遵守公序良俗的原則,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損害國家利益。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中國網作為域名、設立網站。以“中國網”為域名或網站名稱提供網絡服務,必然涉及國家利益,必然要代表國家形象,因此必須要以獲得國家有關機關的授權、委託或許可為前提條件。 他稱,池方瀅將投訴人享有權利的“中國網”的多個中文域名包括“中國網.cn,中國網(後兩字繁體).cn,中國網.中國,中國網(後兩字繁體).中國”全部搶注,阻止了本該享有權益的投訴人的使用,破壞了投訴人正常的業務活動,影響了國家對外宣傳,混淆了與投訴人之間的區別。根據諸多證據我們認為其搶注行為具有惡意。 他補充,中國網在國內外均享有盛名,訪問者越多,誤入被投訴人網站的可能性就越大,給投訴人業務造成的損害也越大。投訴人有理由要求被投訴人註銷其“中國網.cn,中國網(後兩字繁體).cn,中國網.中國,中國網(後兩字繁體).中國”域名。 專家觀點: 網上商標應加強防範意識 業內人士認為,“網上商標”沒有真正的登記商標受重視,而一些企業和個人則抓住了域名這一重要資源重要,大量搶注許多知名企業及其品牌的域名。 隨著新版的IE瀏覽器系統對中文域名的支持,中文域名被他人搶注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因此,對於企業而言,當務之急就是盡快將自己的企業名稱、品牌、產品的域名(特別是中文域名)在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進行註冊。 知識產權專家呂淑琴說:域名權是一個尚未被各國現行法普遍肯定的新型知識產權。目前國際立法上往往援引侵犯商標權來加強有法可依的域名保護,許多明顯有違常理的域名搶注據此得以有效遏制。但是歸根到底,只有在有效立法確立之後,與域名相關的利益才有可供保護的法律依據。 相關資料 中國網是由國務院新聞辦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也是中國最大的對外宣傳網站和官方門戶網站,是全國網絡媒體的行業龍頭。中國政府的相關信息均由中國網獨家發佈。 中國網1997年開通,用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和世界語九個語種十個文版對外發佈信息的網站,訪問用戶覆蓋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網頁寄存 |
- Mar 18 Thu 2010 11:51
網頁設計「中國網」的中文域名反搶注大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