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 —「數碼相機」時代的衍生詞
http://www.digitalthinking.com.hk/-畢業相
|
|
護照相
從膠片到數碼時代,數碼相機產品一躍成為信息時代必備三大件之一(手機 、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小巧易於攜帶、智能化拍攝模式、圖像即拍即看等特性更是讓消費者對其寵愛有佳。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碼研究課題組,對2008年數碼相機消費市場需求調研數據顯示:在瞭解到的樣本中76%的消費者表示近期會購買數碼相機,其中有35%的消費群體為二次購買。值得關注的是在有數碼相機需求的消費需求中多數指向高清數碼相機。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指出:「高清」成為消費者選購數碼相機的「標準」之一也是近幾年才形成的,高清數碼相機時代區別於膠片相機時代,使「高清」成為數碼相機,甚至是數碼時代的標誌性指標,結束了人們僅從靜態影像甄別相機水平的時代。 數碼相機企業齊立「高清」 再次帶動需求導向「成像效果」 面對中國巨大的數碼相機市場發展空間,眾多企業紛紛湧入。從起初的成像像素級別競爭,到相機機身纖薄化競爭,再到後來的人臉識別、雙重防抖機身功能競爭等等,可以說是招數多多。當殘酷的競爭使得各大品牌的數碼相機產品在參數、性能上越來越趨同時,08年各種繁雜的功能競爭終於又傾向於最基本的對相機成像效果的追求,即高清數碼相機的悄然興起。 根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的調查數據顯示:進入2008年以來,國內市場松下、索尼、奧林巴斯、佳能、三星等主流數碼相機品牌新品已爭相上市,這其中被冠以「高清」概念的數碼相機新品幾乎佔了所有機型的半數以上。據課題組專家對消費者的調查也發現,在一定價格範圍限制的前提下,65.7%的人表示願意優先考慮高清數碼相機,數碼相機高清需求趨勢已經很明顯。而「高清」概念作為新一輪品牌競爭籌碼,必將引領中國數碼相機市場消費,成為08年市場發展的主旋律。 「數碼」為相機行業帶來了「高清」概念 得益於數碼技術的發展,相機給人們的印象從光影世界延伸至數碼時尚,從相片沖印後的效果便可以證明用來拍攝的相機水準已經經歷的天翻地覆的變化。進入2007年末,「高清」這個象徵頂級視覺效果的名詞終於來到了數碼相機,然而與以往判定標準不同的是這次所說的「高清」不代表相片的清晰程度,而是以數碼相機拍攝動態影響所達到的清晰度作為是否「高清」的判定標準的。 家電專家陸刃波提醒消費者:作為「高清」這一名詞在數碼相機產品發展中應明確兩個問題。首先,高清作為評判動態畫面清晰度標準的指標,源自於對電視動態畫面清晰度的評判標準。另外,在相機未發展到數碼成像時代尤其是可進行拍攝的數碼相機時代之前是沒有提及過的。因此說在數碼相機行業,「高清」這一詞彙可以說是「數碼相機」的特殊產物。其實早在膠片時代沖印出的照片就可與數碼相機沖印超片的清晰程度媲美了。即使是十幾年前的海鷗、鳳凰等國產相機沖印效果也已足夠清晰,正是「數碼」技術的出現顛覆了相機行業。綜上,利用動態拍攝指標定義靜態拍攝器材在某種意義上也證明了數碼相機產業又攀升至一個新的高峰。 把握四大高清指標 呼籲盡早形成「高清數碼相機」準確定義 面對市場上繁多的「高清」概念數碼相機,消費者在選購過程中除了要瞭解數碼相機「高清」概念的由來,在現有數碼市場各類產品尤其是顯示設備如平板電視已經推出了其行業性標準,客觀上推動了彩電行業的健康發展,而數碼相機行業對於「高清」的認識還處於只有熱度沒有規範的階段。雖不乏有一些數碼相機製造企業提出了自有高清標準。但針對相機企業提出的「高清數碼相機標準」,專家陸刃波表示:對數碼相機靜態成像提出高清標準定義,是突破了傳統動態影像高清顯示標準的一種挑戰。實際上1920*1080畫面像素不是高清數碼相機的唯一標準,我們所知道的高清數字電視顯示器的檢測標準主要包括了十二項技術指標要求,同樣,數碼相機實現高清畫質至少需要涵蓋鏡頭、感光器件、成像像素、圖片輸出等多方面的技術要求,應該是多因素的綜合體現。 因此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碼課題組,經過對松下、索尼等主流高清數碼相機產品的調查提出:對於消費者如何更好的掌握判斷高清數碼相機的要領,我們認為應該從四個方面去把握:首先是高清動態拍攝可達720P,另外在高清輸出端口、鏡頭以及感光期間三個方面也應提出相應的要求。目前數碼相機行業對於「高清數碼相機行業標準」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準則,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業內專家陸刃波希望以此四大指標為方向,盡早形成中國數碼相機對高清定位的準確定義,也呼籲數碼相關部門盡早出台數碼相機行業標準規範國內數碼相機市場。 攝影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