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2000年美國管理科學院傑出學術貢獻獎的獲得者,明茨伯格一直是美國MBA教育模式的激烈抨擊者。在國內,伴隨著MBA教育的迅速升溫,對其進行質疑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無論是現在還是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經營管理人才都是一種稀缺資源,因此,如何探索並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選拔方式和培養教育體系,也確實值得企業界和教育界認真反思。 文/彭新武 李漢東 火紅的MBA 始於1991年的中國MBA教育雖然只有十多年的歷史,但如今已成「千軍萬馬」之勢:培養院校從最初的9所發展為目前的89所,每年招收的學生超過1萬人,在校學生達4萬多人。 在MBA教育起步階段,MBA文憑耀眼的光環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家和有志於成為企業優秀管理人才的學生申請就讀。然而,很多MBA培養院校僅僅把國外的MBA教育複製到中國,部分學校師資和教材質量的不足,致使一些學校培養出的MBA畢業生受市場歡迎的程度不盡如人意,一些學校濫辦MBA造成的濫竽充數的畢業生甚至大大損害了社會對MBA教育的積極評價。 據瞭解,世界上即使像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這樣有100多年歷史、50多名教授的「MBA教育創始者」,每年也只招收200餘名BBA碩士研究生,沒有EMBA;歐洲排名第一的INSEAD(歐洲商學院)有150名教授,但其在歐洲、亞洲的兩個校園每屆招生才300來人,最近設立的EMBA,在歐洲、亞洲校園僅各招40人。而在北京,某著名大學開辦MBA不過十年,受過國內外正規管理教育的教師屈指可數,但它的MBA、EMBA加起來卻有近2000人之多,這還不包括各種各樣的短期培訓班。 火紅的背後——為什麼學MBA? 很多人都用「MBA可以幫你交朋友、構建關係網」來解釋這種現象;一些面對不如意的教學質量無可奈何的學員也用同樣的理由安慰自己。事實上,走近北京的一些EMBA班就不難發現:這裡聚集了很多政府官員和國有企業高管人員,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一個權力的「尋租場」。正如知情人士所描述的:學校用百年老牌子尋租,官員公款上學為尋租,其它學員利用同學關係找這些官員尋租——各得其「租」。 如果MBA教育以賦予專業博士管理人才戰略眼光、廣博知識和創新精神而被世界各地的工商企業高層管理人才所接納的話,那麼在中國,它則被簡化成了「MBA=學位=高薪+升職」公式。國外哈佛等學校的學生雖然自豪於龐大的校友網,但也絕不刻意宣揚「裙帶資本主義」。然而,在亞洲的特定人文背景中,後果則難以預料。近期展開的一項相關調查結果也說明了這一點。國內目前就讀MBA的人基本上抱有4種不同目的: ● 原來境遇不好,想換個身份,換個社交網絡,換個活法。難怪有MBA招生簡章上寫著「和他們做同學,意味著你的人脈資源庫升級」的煽情話語。 ● 原來境遇不錯,但不甘平庸,想讀MBA更加充實自己。 ● 職業角色有了轉換,工作中確實需要MBA的系統知識。 ● 各種總裁級人物,想通過MBA提高領導技巧和管理水平。 我們不能否認人們攻讀MBA的投資目的,但其中不難會發現許多投機成分。有人指出,目前聯考制度的不完善客觀上也是造成很多MBA報考者投機心理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學一位MBA學員說,現在聯考每年只舉行一次,而且考試科目偏多,不利於一些有豐富實踐經驗而且工作繁忙、沒有充足時間備考複習的考生入學;而有充分時間備考並能考出高分的往往是那些沒有管理經驗,只是一心想通過拿碩士學位改變現狀的考生。 火紅的背後——為什麼辦MBA? 「MBA就像是一所美容院,讀完MBA,出來就會容光煥發,就會『脫胎換骨』」。有MBA如是憧憬。但進入「美容院」的門票正在變得越來越昂貴。「如果你問自己『學MBA值不值得』,那麼你就肯定不是讀MBA的合適人選。」雖然理論上可以這樣說,但要成為管理精英的MBA們怎麼會不首先計算投入與產出呢? 「MBA學費漲得像這兩年的房價。」這樣的抱怨聲音越來越響亮了。北大EMBA第一屆收費8萬,第二屆就漲到18萬,如今有些院校收費幾近30萬,還不包括異地學員飛行讀書和星級飯店的食宿開銷。上海某大學一位來自蘭州的普通MBA學員說:「我們的壓力其實很大,7萬元的學費對別人來說可能只是機會成本,對我來說卻是身家性命。現在職場如戰場,萬一畢業後不能留在上海有好的發展,我就會『虧損』,根本談不上什麼高回報。」 MBA是來投資教育的還是來投機學位的?也許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的發問對像該是商學院。有一個MBA招生廣告頗為經典:「是獅子就站在獅子的行列裡」。商學院目前正在因為「獅子大開口」而遭受責罵。 MBA教育為中國商學院注入了大量的財富。其實,即使是哈佛商學院也公開聲稱,MBA教育絕不以贏利為目的,當然,通過開辦贏利性的EMBA、MBA課程班之類,它完全可以做到不虧損。但中國商學院在後兩個環節上走得似乎急了一點,有點本末倒置了。 誰在學MBA?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MBA正在走入另一個怪圈——學員低齡化。據統計,MBA學員的平均年齡已從1997年的32歲下降到目前的26歲左右,這已經接近MBA報考資格的最低年齡。「原料」的不理想首先就給MBA「成品」的「含金量」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國外對MBA的入學標準一般都有嚴格的規定,報考MBA的人員必須具有3年以上的「實際管理經驗」。而目前我國MBA報考要求是具有3年「工作經驗」。很少有人會去分辨用詞的不同。 事實上,同樣是3年,差異大矣。中國很多報考MBA的人並未從事過管理工作。對實際管理經驗的缺乏直接導致MBA教育步入傳統應試教育的誤區。據統計,我國MBA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很少,僅佔總數的7%。這與國外有著很大差距。MBA教學是互動的、相互學習的過程,這些學生很難與老師交流,這樣會影響學習效果。如果說國內有些大學MBA不盡如人意,生源質量是很重要的原因。 其實,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去讀MBA。一個好的MBA,要求一定的特質表現,除了優秀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要擁有足夠的領導潛力,具有團隊合作和人際溝通的能力,並能夠應對風險,挑戰自我。 誰在教MBA? 目前贊成「MBA應該是職業訓練」觀點的人已日漸增多。一些MBA教育者提出的目標是,將中國MBA教育基地造就成培養未來企業家的「黃埔軍校」。在他們看來,重視職業方面的訓練已成當務之急,因為企業就需要這樣的人才,而企業這個市場則是學生就讀MBA的最終目的。但問題的另一方面是,國內MBA項目經過幾年的發展,大多數人享受到的仍是價高質次的服務。師資問題也正在被頻頻提及。國內一些教師因背景所限,無法吃透在西方市場經濟環境裡產生的管理精華,只能從理論到理論,缺乏與實際情況的聯繫和印證。我國MBA教育的師資大部分沒有從商經歷,一部分是從大學的商學院、經濟系轉行,有的剛剛MBA畢業就走上講台。 然而,某國內著名管理學院的權威人士卻對媒體聲稱:「我們現在有50%以上的教員都有海外教育經歷,包括牛津等等,他們受到了非常好的現代管理知識的訓練。」但實際上,國內MBA教育普遍缺乏合格的師資隊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圈內人皆知的一個例子就是:某名校MBA開學的第一堂管理學課上,一位年輕女博士,就被當眾「噓」下了講壇。 「儘管在國外,能教MBA的教授身價不菲,可是國外商學院對老師的要求近乎苛刻。一般來說,一年會有三個月的時間,他們必須潛心去研究新的案例,更新知識。而國內商學院的老師,恐怕只能天天做空中飛人了,哪有時間鑽研學術?」一位圈內人士大為感慨。另外,由於合格師資的短缺,即使一些最著名的大學管理學院,也時常會出現100人的「超級大班」。學員們上課就像開會聽報告,哪有充分時間去相互交流,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沒機會闡述自己的觀點。 MBA的熱與冷 MBA和其它管理學碩士研究生的最大區別是:MBA主要學管理,其它研究生主要學管理學。和管理學碩士主要學習理論和培養研究能力不同,MBA主要應培養管理技能、方法、信心和企業家精神(或者說MBA精神)。在目前的商業環境之下,MBA學員應該具有敬業精神、團隊精神、敢於承擔責任、務實創新、善於協調各種關係、豁達的胸懷、平和的心態等等。按行話講,就是進入「MBA狀態」,一旦進入狀態,隨之而來的就是創業的激情。 當下,企業家們尤其是民營企業家還對MBA們的忠誠度提出置疑。「我們很難把企業最核心的東西交到這些MBA手裡,我們寧可把企業內部人員送出去進行培養。也許他們不夠聰明,但和企業更有感情,因此不會輕易出賣企業利益。」與此相對應,在不久前的一項相關調查中,接受調查的多數企業在管理人員的遴選上傾向於內部培養,只有16%的企業傾向於直接在MBA畢業生中遴選。 「MBA越來越不像精英」、「MBA越來越像是工商管理領域的學士學位」、「MBA越來越像一所粉飾功名的美容院」等等現實告訴我們,企業的需求似乎恰恰要到了MBA們的「短處」。在《財富》雜誌的調查中,對於「你認為海外MBA畢業生最缺乏的是什麼」問題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人際關係、實踐經驗和組織能力。」 新近一項調查表明,中國企業對MBA畢業生質量的滿意度只有3.4%。企業普遍反映MBA們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差,人際關係協調能力弱,過於理想化、理論化。企業對MBA又愛又怕,反過來嚴重影響著MBA在中國的市場需求。 經過這些年的迅猛發展,中國的MBA教育到了該冷靜反思的時候了。 亨利·明茨伯格論MBA之非 現在到了認清傳統MBA項目的真實面目——或是讓它們關門大吉——的時候了。它們是對於商業職能的專業化培訓,而不是就管理實踐進行的綜合教育。利用教室來幫助那些已經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得到提高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是裝作要從那些從來不曾管理過的人當中創造出經理人的做法卻是一場騙局。「 傳統的MBA項目被認為是針對管理的教育,但它卻以錯誤的方式培訓了錯誤的人,並且得到了錯誤的結果。 錯誤的人 只有當藝術、技巧和科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出現有效的管理。但是,在一間裝滿了毫無管理經驗的學生的教室裡,它們是沒有機會相互結合的——因為人們無事可做。 沒有經驗,技巧就沒有空間:沒有經驗的學生絕對無法理解實踐。至於藝術,在傳統MBA項目的教室裡,沒有任何東西妨礙它被人們討論,甚至仰慕。不過,由於學生們在經驗上的缺乏,他們無法真正欣賞它。他們只能像藝術外行一樣旁觀——觀察著它,卻不知道它從何而來。 今天的大多數商學院要求MBA的申請者具有「工作經驗」,通常要達到4年或以上。事實上,有些學院公然對超出這一時限存在偏見,而最近哈佛商學院顯然決定把這一時限縮短到兩年左右,而且還會接受某些剛剛畢業的本科生的申請。 可是短短幾年的經驗有什麼用呢?尤其這些經驗並非管理經驗。它能讓人足夠深刻地理解組織是如何運行的和理解管理的意義何在嗎? 一所新成立的商學院入學申請標準:「學生們必須聰明睿智,富有團隊精神,具有經過證明的領導能力和兩年工作經驗。」僅僅兩年的經驗怎麼能夠選出那些具有「經過證明」的領導能力的人呢?「選擇標準:GMAT成績,大學表現,課外活動和社會工作經驗」。 這就是人們進入MBA項目的典型方式。他們第一步是進行自我選擇,估計是懷著領導總比追隨好(而且薪水更高)的一種堅信。事實上,許多人之所以申請參加MBA項目並不是為了升職,而是為了離職——以便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換句話說,不論他們得到的經驗是多麼有限,他們都希望擺脫這些經驗的來源。這是不是告訴了我們一些什麼呢? 商學院就是從這一人群中進行選擇的。他們從這些自我挑選的領導者當中選擇。商學院可能會去尋找領導潛力的證據(例如,在課外俱樂部中擔任的職位,等等),但是當他們吹噓自己學生的能力時,他們幾乎不可避免地提到GMAT的分數和年級平均分。所有這些——商學院自己的底線——都帶有令人滿意的數字性。可是它們是否能衡量管理的潛力呢? 錯誤的方式 商業經理人理所當然地應該對商業職能有所理解。最最起碼是那些構成了一個必知「商業語言」的職能。此外,尤其是對那些擁有某一單一職能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例如銷售或者生產),在課堂上接觸所有的職能可以拓寬他們對於商業實踐的理解。但是商業實踐與管理實踐並不相同。管理不等於市場加財務加會計再加上諸如此類的東西。它與這些東西有關,但並不能等同於它們。把這些顏色各異的職能倒入一個稱作MBA學生的空容器裡,輕輕攪動,你會得到一組特殊的條紋,而不是一個複合型的經理人。 今天典型的商學院從事的是突出專業,而不是歸納綜合;關注的是商業職能,而不是管理實踐。關於管理的課程是存在的,但它們並不是特別的主流。人們一直在努力開設更多這樣的課程,但這種努力並沒有取得巨大的成功。 有個老笑話說MBA三個字代表的是靠分析來管理(management by analysis),不過這根本就不是個笑話。 分析的意思是「把某個東西分離成組成它的元素的過程」。事實上,分析(analyze)這個詞本身就來源於一個希臘語的詞根,意思是解散。把事物分割成一個個部分,將它們從整體解散開來,這就是MBA項目從事的事情。 綜合是管理的真正精髓。在他們自身的環境裡,經理人必須以連續的遠見、一致的組織、綜合的系統等等形式把事物組合在一起。這就是管理如此困難和如此有趣的原因所在。並不是說經理人們並不需要分析;相反,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把它作為對綜合的一種預投入,而這正是困難之處。因此,脫離綜合來教授分析,會剝去管理的皮肉,讓它變成一具骷髏。這不啻於將人類的身體看成一堆骨頭的組合:沒有東西來容納它們並使它們成為一體,沒有肌腱或是肌肉,沒有皮膚或是血液,沒有精神或是靈魂。 MBA項目傾向於讓那些實用主義者陷入一種迫不及待的狀態:他們渴望通過使用一些手段來超越那些擁有經驗的人。技術——所謂的工具——看上去可以滿足這種要求,因此它成為許多這樣的學生所需要的東西和許多課程所提供的東西:無論是針對財務資源的投資組合模式,還是針對策略資源的競爭性分析,抑或針對人力資源的授權技巧。 這裡的問題依舊在於技術應該與具體環境掛鉤——它必須得到修整,以便在一個特殊情況下使用。 一項研究顯示,幾乎三分之二的商學院畢業生們報告說「他們在第一份管理工作中很少或是根本沒有使用他們的MBA技巧。」——恰恰是這些技巧最應該派上用場的時候。 現在讓我們從MBA的內容轉到它的教學方法上來。 遊戲 自從計算機問世並開始處理大量數據以來,商業模擬或商業遊戲就變得廣受歡迎。 有時候,這些遊戲被當作綜合了MBA項目所學的「集大成」的課程;有時候,這些課程被稱為「管理」。 玩管理遊戲並不等於管理。管理是一種責任,而不是在教室裡玩的一種遊戲。在外面的世界裡並沒有清晰的規則,在外面的天空裡也沒有一部巨大的計算機來告訴你誰勝誰敗。有些公司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創造出了新的規則,而另一些則是因為他們比競爭者更加謹慎地應用舊的規則。 案例研究 在案例研究課堂上培養的技巧是制定決策的技巧。而同樣,甚至這些技巧都是受到高度限制的:決定的數據資料已經給出了,而關於週遭情形的無聲信息卻是缺失並因此被忽略了的。學生們分析這些數據——「如饑似渴地吸收大量毫無次序的數據,然後以比計算機還快的速度將他們排列得井井有條」——然後通過認真闡述的論點來就他們的結論進行爭辯。而在進行這一切活動的時候,在場的每個人都閱讀過,但沒有人體驗過,而那些決策雖然被制定出來,卻永遠不會付諸實踐。 然而管理是相當不同的,或者至少它應該是這樣。成功的經理人所做的不僅僅是談論、說服和決策;他們通過離開辦公室、親身參與和鼓舞別人來使事情發生;他們直接進行觀察、感覺、體驗和測試。哈佛或許能夠讓學生們談論不止,但是有效的實踐卻能讓經理人一直傾聽和觀察。 得到一個符合邏輯的結論,並且知道如何說服其他人相信它,這當然是管理的重要部分。而案例研究法當然有助於培養這樣的技巧。但是當它們受到了過分強調的時候,它們就會扭曲整個管理過程。經理人必須感覺事物;他們必須在複雜的現象中迂迴前進,他們必須挖掘信息,他們必須在地面上探索,而不是站在某個神秘的金字塔頂端。「全局觀」並沒有擺在那裡等待你瀏覽,它肯定不存在於任何20頁紙的文件裡;它必須通過幾年的緩慢、認真、全面的親身體驗來建立。所謂在課堂上討論案例能夠代替「年復一年的(等待著)經驗的日積月累」的這個說法純粹是一派胡言。就其他人的經驗所帶來的暗示進行辯論或許給人一種經驗的印象,但它並不等於經驗。管理實踐是無法在課堂上模擬出來的。 錯誤的後果 MBA教育導致了教育過程的墮落、管理實踐的墮落、公司組織的墮落和社會制度的墮落。 當一個社會中充斥著那些在脫離日常的生產和服務的條件下接受了分析培訓並且「一帆風順、步步高陞」的傑出領袖的時候,我們對這個社會就忍無可忍了。所有這一切會逐漸損害我們的組織、我們的社會結構,以及我們的教育機構。 MBA教育所造成的後果遠比絕大多數人想像的更有影響和令人不安。 人類並不僅僅由皮膚和骨骼組成,我們還擁有靈魂和精神。因此,一家公司同樣不僅僅由結構和系統組成;它擁有文化和核心能力。那麼,把一個對它的歷史一無所知、對它的文化毫無概念的人投放進它的領導層,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安插一個毫無干係的局外人來統率那些全心投入的圈內人,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而這樣一個僅僅有執行咨詢計劃經驗、進行金融交易,或是從一個行業跳槽到另一個行業的人,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呢?當然,使用新掃帚能夠掃得乾淨。可是問題恰恰出在這裡:這些掃帚更多被用來把有經驗的人掃地出門,而不是把新穎的主意劃拉進來。 有效的管理同時需要藝術、技巧和科學這三種東西,MBA教育是失衡的。它缺乏技巧;事實上,它為了支持分析的手段而玷污了經驗。學生們要麼是本身沒有多少經驗,要麼是他們在一個與實踐隔絕的課堂上無法利用他們擁有的經驗。而MBA教育在藝術方面也是非常薄弱的。 MBA教育為經理人披上了新裝,就像安徒生童話中那兩個裁縫對國王所做的那樣。問題在於一旦這些經理人們走進管理層的套間,他們的赤裸就一覽無遺了。所以他們緊緊抓住他們所知道的最好的東西——在商學院裡起作用的數字,規劃複雜問題的技巧,至少在紙上談兵。 那些成功的MBA們由於不顧他們的教育留下的扭曲的管理形象而取得了成功。而那些失敗者則或許是最拿這種形象當真的人。正是那些使後者踏上高層位置的性格毀掉了他們在這些位置上的表現:他們過於聰明,過於敏捷,過於自信,過於自私,過於脫離實際了。英雄主義管理的許多白衣騎士終究變成了公司業績中的「黑洞」。 現在流行把MBA看作一個現代的、進步的、傾向變革的事物。而絕大多數MBA項目也的確付出了很大努力去做到與時俱進。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官僚主義的形象。它代表的是陳舊的、死板的、拒絕變革的事物。人們認為MBA與這種作風是針鋒相對的,我相信實際情況恰恰相反:那些把他們學到的管理知識當真了的MBA最後都會變成官僚主義者。 (以上文字節選自亨利·明茨伯格著《管理者而非MBA》一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楊斌譯。為保證行文的連續性,個別文字稍做改動。) 來自商學院的聲音 MBA是否發燒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 仝允桓 對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談,一個是現實的培養規模與客觀需求之間的關係。第二是速度的關係。MBA教育確實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從實際規模的角度,是不是已經適應了市場的需求,我想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分析。 全中國的企業總數實際上是超過一千萬家,我們現在已經畢業的MBA人數,大概是幾萬人,到目前為止累計招生的MBA,全國而言大概是不到10萬人。跟我國龐大的企業數目相比,我國的MBA確實還是少的可憐。 另外,MBA是學位的教育,現在有很多MBA課程班,一個星期的MBA課程培訓,這實際上跟MBA的正規教育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只是借MBA的一個名義而已。 關於教學師資 教師是一個職業,是教書,公司的總經理、CEO也是一種職業,是經商,讓CEO來講課,未必能教得好,讓一個老師去經商,也未必一定得到很好的收益。MBA是一個課程的組合,這種課程的組合,是根據MBA未來的職業發展做的一個設計,當然這個設計不是從我們開始,是從美國開始的,但是我們會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做一些改造。課程有一些基礎的課程,就是今後發展所需要的一些知識基礎,有一些在公司戰略層次管理的課程,同時還有一些公司職能部門管理的課程。這樣的一個課程組合,每一個老師只會上一門或者二門課,老師在這個領域裡,肯定比一個公司的總裁是要通的。我們現在對MBA教師的要求,是一定要有企業經驗的,這個企業經驗倒不一定是他自己下海經商,他自己要參與企業的活動,要到企業做調查,要給企業做咨詢,做一些企業的研究項目,可以說沒有企業經驗的老師,是不敢上MBA課堂的。 關於MBA收費 總的來說,高校作為教育機構,教育首先是育人,但是MBA這個學位,在開展比較早的美國可以看出來,MBA通常學費比其他都高,但是一般都不提供獎學金。其實在中國MBA是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下,對教育產業發展的一種嘗試。MBA發展需要成本,這樣一來MBA教育,有的時候往往學費比其他的研究生教育學費要高,這跟國際上也是一致的。 關於學員低齡化 有人說MBA現在越來越年輕了,實際上不準確,因為本來MBA就要年輕。清華2002年入學的學生,平均年齡大概是29歲,平均的工齡是七年。但是這比美國的哈佛大學、MIT要高,他們學校學生的平均工齡大概是六年左右,年齡大概是27歲到28歲左右。所以並不是說我們現在MBA的學生年齡年輕了,也不是說現在我們MBA學生越來越沒有工作經驗了。我們跟國際上相比,還是偏大一些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想將來的MBA可能會再稍微年輕一點。 MBA如何發揮作用 MBA能發揮多大作用,存在一個網絡效應的問題。如果在一個公司裡,它的老總不是MBA,去了一個MBA很難發揮作用,如果就一個老總是MBA,其他的老總不是MBA,這個老總也很難貫徹他的意圖。只有在這個公司裡MBA形成團隊,才會有共同的經營理念。其實這個共同理念是建立於對現代管理的共同認識的基礎上的。有的企業說我們不需要MBA,可能就是他現在不認可大家現在都認可的管理理念,在這樣的情況下,MBA很難發揮作用。MBA到了一定的規模,到了一定的密度,才可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MBA的收穫 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學生們認為讀MBA對他們最大的收穫,一個是提高了綜合能力,第二是開闊了眼界,第三是提供了新的事業機會。我認為學MBA獲得的收穫,也是三個方面。第一,可以在學校MBA課程中學到相關的知識,會學到世界管理領域中最前沿的知識。第二,MBA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因為我們的MBA學生平均工作經驗是七年,在一個班裡,如果有六十個人,大家可以想,這就相當於420年的工作經驗。第三,你可以建立一種同學的網絡,你的網絡越大,將來的收益越大,有這樣一個人際網絡,對你的職業發展也很有好處。 MBA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張新民 中國MBA教育要向前發展,所面臨的首先是觀念的制約。談到觀念,首先應該解決的是:如何認識MBA教育?我們看到,有的學校及其商學院把MBA教育視為創收項目、搖錢樹,這些顯然都不是對MBA教育正確的認識。 第二是師資儲備的制約。辦教育最重要的是擁有優秀的師資。國內的優秀商學院已經儲備了相當數量的、或者說能夠基本滿足MBA培養要求的師資隊伍,但是從整體來看,仍然缺乏整體的高質量,一方面是缺乏理論,另一方面是缺乏實踐。實踐的問題,不在於他所見的實踐內容少,MBA教育強調的是工商管理教育的規律的東西,在這裡面要求教師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在實踐的基礎上解讀實踐、感悟實踐,通過教師的解析把理論傳授給學生,而不僅是把個案傳授給學生,傳授給學生的應該是鑰匙,不是個案的分析。 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在少數的商學院的師資正在損害中國MBA教育的聲譽。沒有高質量師資支持的MBA教育不可能長久,不可能有生命力。 第三是生源質量的制約。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不得不承認,原有的MBA入學考試無論在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上都存在諸多弊端。雖然幾經改革,但仍然沒有解決使真正符合要求的學生參加MBA教育這一問題。入學考試中應試色彩很強。 第四是學校管理體制的制約。國有大學商學院改革面臨的另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就是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相當多的國有大學的管理體制,如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還不能適應市場對商學院的要求。 第五是MBA教育者的創新精神還不夠。現在從事MBA教育的教師還有相當一部分停留在引進和吸收國外教學內容的階段,他們滿足於用洋教材、原版案例,以為這就是前沿,就是國際化,考慮教育創新的教師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夠,其實創新才是教育的生命。如果在管理理論、管理教育上沒有創新,中國MBA教育很難有飛躍。 大發展中的良莠不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朱善利 中國MBA已經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了,在這期間,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企業的管理人才,他們中間有一些在事業上還是非常有成就的。我認為中國的MBA教育,成績還是主要的。中國未來MBA發展的前景是樂觀。這個樂觀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已經摸索出來一些在中國辦MBA的經驗,就是說除了按照國際規範的MBA教學方式來培養MBA學生以外,我們也結合中國自己的許多實際情況來培養中國所需要的MBA企業管理人才,而且從我們的情況來看,我們畢業的學員,在企業裡面是供不應求的。 國內MBA市場確實有一些不太正常,看起來有點混亂,因為國內的大學辦學機構良莠不齊,有時候國內很差的機構都在辦學。有些根本就沒有MBA學位,他就把名字叫做MBA。給MBA教育的名聲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但從總體上講,這並不影響整個中國MBA未來的發展。 MBA的生命力在於實用 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 趙曙明 中國的MBA教育只有十三年的歷史,因此還有許多方面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其中,「實用性」問題較為突出,這與中國經濟處於轉型期這一市場狀況有關。我們強調MBA的培養要注重「質量與國際化」,所謂質量就是要培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實用性人才,讓企業認可的人才。增強MBA的實用性首先在於保證商學院教師的科研要與實踐接軌。只有商學院教師研究的課題來源於實際、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才能夠保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在這方面,我們現在大力主張教師深入企業從事研究,與企業界人士進行合作研究,適當從事一些咨詢工作等。其次,我們還在MBA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成功的企業家。例如,在MBA面試和論文答辯兩個環節都邀請企業家參與,讓他們來幫助把好「進出口」關。我們還聘請了一批著名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擔任我們MBA的兼職指導老師。當然,管理的真諦是要因地制宜,我們傳授給學員的只是一套方法,能否很好地發揮作用,還依賴學員自身的勤奮、悟性與機會。 我認為,MBA教育不是從「原材料」開始加工,而是挑選有管理潛質和管理實踐的「半成品」,並將其導向為「成品」——職業經理人。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攻讀MBA,只有那些具有管理潛質的青年人才適合攻讀MBA。如果那些出於時髦心理,只是想為了換換工作來報考我們的MBA,我一般都勸其考慮一下,因為這樣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而且也浪費了國家的資源。 |
|
- Nov 18 Wed 2009 14:53
是DBA的光榮還是PHD的夢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